民国末年“理财产品”亏死人-凯时尊龙

欢迎访问池州市档案馆网站!

| | | | |

民国末年“理财产品”亏死人
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档案局 发布时间:2015-04-14 15:07

  

  □王叙德 施有弟 本报记者 李磊 文/图

    民国末年,国民政府为了调节金融,发行了多种理财产品。在青阳县档案馆内,收藏着一份民国三十二年发行的:“节约建国储蓄券。”其高达一分二厘的利息,远远高于现今许多理财产品。但由于当时的货币不断贬值,买理财产品是一项非常不划算的事情:在该县档案馆内保存的另一份档案就显示,同样在青阳县,这份理财产品存了两年后,取出后只能买到半两菜油。

    “节约建国储蓄券” 利息一分二厘

    这是一份由邮政储金汇业局发行的节约建国储蓄券,面值是十元,储蓄券上写着:“君存入国币(法币)拾元整,兑取时按右表给付本息。”按照储蓄券上的利息表显示,这十元钱六个月的利息是0.3元,两年之后的本息是11.59元。同时,这份储蓄券上也规定,存期至少一年。储蓄券上,利息自八厘起至一分二厘。

    据青阳县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,“节约建国储蓄券”是抗战时期发行的一种储蓄券。当时,民国政府为维持政局稳定,以吸收游资,调节金融,充裕抗战资金的名义,颁布了《节约建国储蓄券条例》。自1940年起至1948年施行金圆券币制前夕为止,民国政府先后在国内推行发放甲、乙两种不同版别的“节约建国储蓄券”,计有八种面额。而这种储蓄券,类似于现在的债券,更像是理财产品的雏形。

    通过储蓄券上的印章可以看到,这一张十元面值的就是青阳县一处邮局出售的,出售储蓄券的销售人员名叫汪念祖。而这十元钱在当年能够买什么,青阳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后期的研究中发现,当时法币已经比抗战前贬值了很多,但从许多历史记载来看,到1943年,100法币还能买一只老母鸡,与如今同一面值的人民币购买力差不多。

    两年后兑现的钱 只够买半两菜油

    如果法币的购买力一直保持这个水平,这种“节约建国储蓄券”在今天看来是十分诱人的:八厘至一分二的利息,是一个保本包赚的理财产品。也就是说,购买了10元法币的节约建国储蓄券,在2年后取出,连本带利将变为11.59元,也就是多出了1.59的利息。但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,当时的法币开始越来越“不值钱”。

    在青阳县档案馆内,还有一份民国三十四年的采购表。这份采购表上的价格反映的是青阳县庙前镇的日常商记录的1945年4月15日当地的市价。采购人为周作梅。

    在这张表上,详细记录了当时的物价,从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两年后的1945年,这11.59元钱取出后能够买些什么?

    在这份账单中,其中,大米分为上等米、中等米和糙米三种,价格分别为30元、29、28元一斤;在柴火一行,最贵的是木炭,要每担450元,最便宜的樵柴,也就是山林中砍下的木柴,也要每担130元;油脂制品中,菜油每斤需要276元,猪油每斤200元;就连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食盐,也卖到了每斤160元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10元法币在这个时候,已经买不到多少东西了,只能买到大约五两的米(按照当时每斤十六两计算),菜油、猪油只能买上半两多一点,或者是一两盐。这个购买力如果按照当今物价,折算成如今人民币的话,大约值五角至八角钱左右。

    抗战八年  法币严重贬值

    这两份档案,是来自同一地方,这张日常生活用品记账单上,也详细反映了当时的购买力,对比之前的储蓄单,反映了民国末期法币严重贬值的状况。

    据省档案馆研究人员介绍,据史料记载,1937年6月,“七七事变”前夕,法币的发行量为14.1亿元,1938年12月,这个数字变成了23.1亿元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国民党军队屡遭失败,丧失了大量领土,财政来源渐渐枯竭。为维持庞大的军事开支,政府加足马力印制钞票。到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时,法币发行额达到了5569亿元,此时的物价水平是1937年物价水平的400倍。这一点,从历史课本上的一些常识上就可以看出:1937年,100法币可以买两头牛,但到了抗战结束的1945年,100元法币只能买到一条鱼。

    其实在抗战期间,货币贬值幅度并不是最可怕的,在抗战胜利后,法币的购买力又开始迅速一落千丈。根据史料记载,1946年,菜油每斤涨到了5000元,柴火每担涨到了3000元;到了1947年年中,大米每市斤价格涨到了2300元;豆油每市斤卖到了9000多元,菜油每市斤8000元;到了法币金融体系崩溃前夕的1948年上半年,豆油每市斤已经达到了44万元,1945年卖到276元的菜油,每市斤已经卖到了36万元。

 

网站地图